日前,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。从总体上来看,通过努力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,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,但仍然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。
越是艰难困苦之际,越要坚持与笃行。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,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空间广的特点明显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在一系列防住疫情、稳住经济、保障发展安全的政策措施作用下,经济有望恢复向好,运行在合理区间。细看当前经济的内在“纹理”,是存在不少育先机、开新局的底气与基础的。
良好的经济运行要求贯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,简言之,高质量的供需平衡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。事实上,围绕聚焦痛点、打通堵点、疏通卡点,我们在供需两端正加力补齐短板、锻造长板。
从供给侧来看,下一阶段,我国生产供给恢复有望延续。首先,生产要素保障得到加强,前7月,原煤、原油、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.5%、3.7%和5.4%,均保持较快增长,稳定了国内能源价格。随着能源保供持续发力,采矿业、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有望平稳增长。其次,针对疫情的冲击,各地加大交通、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,保障生产循环畅通,全国物流继续改善,接下来,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将逐步打通,汽车等重点行业恢复正常生产,对于工业的支撑作用会继续发挥。同时,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,服务业市场需求也会逐步回暖,带动服务业生产回升。
从需求侧来看,先看内需。可以预见,国内需求恢复拉动将逐步增强。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,各地积极推进“两新一重”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,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,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。此外,为支持制造业升级发展,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,也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平稳增长。事实上,前7个月,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.9%,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这些都是有效投资,将有力地培育产业升级发展新动能。再如,1—7月份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%,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.2%。数字经济增势较好,绿色转型步伐在加快,这些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更持续、更稳健。
消费方面,经过各方持续努力,前一阶段就业承压形势有所缓解,就业总体稳定,居民收入继续增加,物价总体平稳。相信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,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,特别是新一轮的“新能源汽车下乡”“家电以旧换新”等消费优惠政策持续发力,将拉动大宗商品销售增长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也有望继续走高。
外需。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,但我国外贸韧性强的特点明显,货物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。1—7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.4%,这既有我国生产供给能力强、产品竞争力强的因素,也得益于全球通胀压力加大背景下,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。积极扩大对外开放,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加快自贸区建设,发展外贸新业态、新模式,将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为此,我们一定要提信心、强预期,相信“时与势在我们一边”。下阶段,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继续落地见效,大规模留抵退税、专项债发行使用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持续协同发力,我国经济一定能回升向好、持续发展。
本文转载自人民网,如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